近期,各大高校陆续公布了保研结果,其中小语种本科生的保研动向引发了广泛关注。小语种专业的招生“遇冷”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。高考录取分数线下滑、小语种专业缩招以及学生纷纷转专业考研的现象愈发普遍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在本科阶段成绩优异的小语种学生获得了保研资格,很多人也选择离开本学科领域继续深造。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小语种学生转投其他领域?羊城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。
小语种优秀生正在“逃离”
“我非常喜欢外语专业,曾经梦想成为一名同声传译员,所以填报志愿时几乎都选择了外语专业。”曾在某高校本科就读俄语专业的胡昊杨谈起当初的选择时毫不犹豫。然而,她最终保研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项目。
胡昊杨的情况并非个例。在湖南省某高校,2023届小语种专业(包括朝鲜语、日语、法语、俄语)的12名保研生中,有8人成功跨专业保研,占保研总人数的2/3;而2024届小语种专业(包括朝鲜语、法语、德语、日语、西班牙语、俄语)的17名保研生中,有5人成功跨专业保研。广东某高校2023级研究生中,外语类跨专业录取的学生共23人,其中小语种学生有8人;2024级研究生中,外语类跨专业录取的学生共19人,其中小语种学生6人。
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,外语类对口行业的需求有所下降。以翻译行业为例,根据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《2024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,2023年,翻译企业“外译中”业务比2022年下降了1.2个百分点;“外译外”业务占比自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,相较2022年下降了1.5个百分点,为24.9%。同时,各高校分别有32.9%的BTI(翻译本科)毕业生和38.5%的MTI(翻译专硕)毕业生从事翻译或相关工作,但分别有27.4%和29.9%的BTI学生与MTI学生离开了这一行业。
尽管如此,依然有不少怀揣热爱与理想的学生选择了小语种专业。“我选择学习西班牙语是因为对语言学习很感兴趣。西班牙语在小语种中使用范围相对较大,就业面也比较广,所以我填报了这个专业。”曾在某高校本科就读西班牙语专业的郑伊桐说。然而,就业问题仍是小语种专业难以绕过的坎,她最终选择保研到某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深造,“如果我只读小语种的话,就业限制会比较多。”
为何“逃离”小语种?
能够在本科阶段获得保研资格的小语种学生无疑是专业内的佼佼者,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没有选择在本行业内深耕,而是转向新的领域呢?
一个原因或许在于学术与课程设置的问题。一般来说,小语种硕士的研究分为文学与语言学(偏向学术研究)以及高级翻译(更具实用性)。郑伊桐表示:“普通高校西班牙语硕士开设的研究方向并不适合自己。我对文学和语言学研究兴趣不大。如果是做翻译工作,对我来说会有些困难并且不适合,很难坚持下来。”
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刘晓斌教授指出,部分高校的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相对陈旧,教学内容和方法未能跟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;此外,外语类专业的门槛较低,导致毕业生数量过多,竞争压力增大。同时,社会整体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英语不断提高,市场上也存在大量非外语专业但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人才,使得外语类专业毕业生的优势不再明显。
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问题。实际上,小语种的重要对口行业——翻译,从业人数在上升。《报告》指出,截至2023年底,我国翻译从业人员规模已达642万,相较2022年增长6.8%。不过,兼职人员为547万余人,占比达85.2%,这与当前社会灵活就业、自由职业比例增加的现状和翻译行业“小而散”的特征相符,同时也是制约翻译企业集约化发展从而做大做强的因素之一。
相较于现在毕业生普遍求稳的心态,翻译只能作为不少小语种学生的“副业”。而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,则让包括小语种在内的外语类专业就业面临更大的挑战。《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3年底,国内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含有“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翻译”业务的企业达839家,较2022年增加251家。“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,我认为大量的翻译工作可能会被机器所取代,而且口译员这个职业可能不是非常稳定,因此想换个方向,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,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”胡昊杨说,“法学是我很感兴趣的专业,因此在研究生阶段进入了涉外律师的方向。”
专家:小语种人才并未流失
优秀学子保研去其他专业,是否意味着小语种人才流失?
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、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主任闫超表示,小语种学生跨专业保研并不意味着人才流失,反而体现了外语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效。
“我会鼓励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考研或保研。所谓的‘跨专业’其实是我特别愿意看到的结果。”闫超说,“外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,能够补充与完善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内涵,以适应新时期国家战略对人才和智力的需求。精通非通用语种,并通晓国际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文化,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,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影响力、感召力和塑造力方面会发挥更大的作用。”
事实上,外语类专业天然具有跨学科性质。《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明确指出:“外语类专业具有跨学科特点。外语类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,形成复合型专业,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。”从2022年起,教育部在《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》中提出:“鼓励高校培养‘小语种+’复合型人才。”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在小语种人才培养方面主动进行“跨专业”,从本科阶段开始积极与其他专业融合,进行交叉学科培养。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2024年高考招生中推出了9个“小语种+”双学士学位项目,包括法语(国贸双学士学位)、朝鲜语(金融学双学士学位)、德语(国贸双学士学位)等一系列双学士学位的专业,且俄语、日语、西班牙语、德语等小语种专业不再单独招生,入读小语种专业的全部就读双学位。在此情况下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粤招生外语组物理类最低排位大幅上升20271位,历史类最低排位大幅上升10110位。
另一方面,我们也要看到,“小语种+”模式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。刘晓斌指出,高校不能仅依赖“小语种+”模式彻底解决问题,仍需重点关注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。“如果‘小语种+’的课程设置不合理,导致学生在两个领域都学得不精,就无法真正提高他们的竞争力。”